什么是开角型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一般是指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即在没有明显的原因、并且前房角开放的情况下,发生病理性眼压升高,导致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和相对应的视野缺损。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随受检人口的年龄增加而升高,绝大多数病人发生在65岁以后。是一种具有遗传性和家族性的疾病,一级亲属中的发病率要比普通人群高10%。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如血压异常,精神紧张和焦虑,以及中高度近视等可能是开角型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开角型青光眼眼压升高的原因是房水的外流受阻于小梁网-Schlemm管系统。开角型青光眼在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只有在病变进展到一定程度时,有视物模糊、眼胀和头痛等感觉。中心视力一般不受影响,而视野逐渐缩小。到了晚期双眼视野都缩小时,可有行动不便和夜盲等现象。早期病例眼前部可无任何改变,前房深度正常或者较深,前房角开放。眼压在最早期表现为不稳定升高,眼压波动幅度增大,随着病程发展,眼压逐渐稳定升高。眼压较高时可有角膜水肿。眼底视神经损害是诊断开角型青光眼的必需指标,典型表现为视盘凹陷的进行性扩大和加深,视盘盘沿变窄和切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造成的危害是引起视野的逐渐缩小,早期表现为旁中心暗点、鼻侧阶梯,逐渐发展成弓形暗点、环行暗点、晚期呈管状视野、颞侧视岛,最后视野消失而完全失明。开角型青光眼无法根治。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是通过降低眼压,来终止或延缓视神经损害。依据患者的眼压高低、视神经损害的严重度和进展速度、患者年龄、对侧眼等情况来设定个体患者安全的“目标眼压”。降低眼压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一般来说,早期患者适合药物和激光的保守治疗,如果效果不够,考虑手术治疗;晚期多倾向于手术治疗,特殊情况者例外。治疗上强调长期而稳定地降低眼压,终身定期复查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最大可能地保持视功能。开角型青光眼发病具有隐匿性,可导致不可逆的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和视功能损害,严重者可致失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预后与视神经受损程度、眼压高度、视乳头组织的易损性、全身血管性疾病、患者对治疗的配合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恰当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