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间歇性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是指眼位处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过渡型斜视,可通过正常融合功能控制眼位至正位。间歇性外斜视是由于集合与分开功能失衡所致,具体病因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根据远距斜视角与近距斜视角的不同分为集合不足型(近距斜视角大于远距斜视角)、基本型(近距斜视角与远距斜视角相差相似或相同)、分开过强(近距斜视角小于远距斜视角)与类似分开过强型(初次检查远距斜视角大于近距斜视角,经单眼遮盖或加+3.00DS球镜片后近距与远距斜视角相似或相同)。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童最为常见的外斜视,2岁之前发病率为25%~35%,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在户外强光下喜闭上一只眼。斜视角不稳定,在看远时,注意力不集中,疲劳或长时间近距离阅读后出现显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首先矫正屈光不正,而大多数间歇性外斜视是通过手术矫正,斜视角度较小者可通过正位视训练或三棱镜矫正。间歇性外斜视会丧失双眼单视功能,但一般不会引起斜视性弱视。间歇性外斜视一般经过手术矫正与正位视训练能恢复眼位与双眼单视功能,但存在一定比例的术后欠矫或过矫,需要再次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