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三医院位于长沙市劳动路,占地约4万平方米,环境优雅,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是省会一所大型综合性三级医院。
系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长沙三临床医院、城镇职工定点医疗单位、湖南省职工劳动能力鉴定指定医疗单位、工伤保险定点医疗单位、长沙市血液净化中心。
医院还成立了湖南省首家“家庭医疗保健呼叫中心”。
长沙市第三医院座落于绿树成荫的长沙市劳动西路,与“唯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岳麓书院隔河相望,西接毛主席曾经求学的湖南第一师范,北有长沙著名的白沙古井,与湖南省最大的体育中心贺龙体育馆相对而立。
发展历程: 1923年,长沙市第三医院的前身德生医院由德籍医生安德生在小型诊所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定址学院街;1952年,医院改名为长沙市工人医院,定新址于劳动路磨子山;1957年,医院正式更名为长沙市第三医院。
综合实力: 历经九十年奋斗和发展,长沙市三医院已建设成为省会长沙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级医院,系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资格考试基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长沙三临床学院、中南大学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省、市、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疗单位,湖南省职工劳动能力鉴定指定医疗单位,工伤保险定点医疗单位。
长沙市三医院占地面积58亩,建筑面积80305㎡,开放病床1100张,职工1300余人,现有主任医师30余名,副主任医师70余名,博、硕士研究生近70名,设有46个临床医技科室。
其中骨科、呼吸内科、泌尿外科为长沙市重点专科。
1983年,我院在市级医院中最早建立了老干病房; 1990年,长沙市三医院在市级医院中率先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1992年,长沙市三医院在市级医院中率先开展肾脏移植手术; 1999年,长沙市三医院在市级医院中率先建立信息网络系统; 2002年,长沙市三医院在市级医院中率先开展角膜移植手术; 2004年,长沙市三医院在市级医院中率先开展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为全面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长沙市三医院正式授牌为中南大学长沙三临床学院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
基础建设: 医院门诊大楼、急救中心于2003年投入使用,外科医技综合楼于2007年投入使用,成为医院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2012年以前,医院内科大楼将拔地而起,高达二十层,开设病床670余张,使用面积三万平方米。
该楼的建成将大幅度改善医疗环境,形成一体化、智能化、多功能,绿色环境彰显的医疗建筑格局。
医院成功引进奥地利政府300万欧元贷款购置医疗设备,拥有西门子40排双螺旋CT、菲利浦悬吊式大C臂、GE数字四维彩超、柯尼卡X线计算机成像系统(C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肠灌洗透析治疗机、鼻窦内窥镜及显像系统、数字胃肠机、百级层流病床、最新一代复合脉冲碎石机等一大批高、精、尖医疗设备。
学科发展: 医院以微创、内窥镜、介入治疗三大技术应用和研究为重点学科发展方向,已在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普通外科、创伤骨科、产科等全面开展,力争将医院打造成为专科品牌突出、综合实力强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